最近关于“家暴”的话题再次回到人的视线中,主要跟最近的热点有关:某博主被多次家暴,施暴者手段之残忍令人发指。在同情博主的同时,我们不禁有疑问:大家公认的一个说法:“家暴有一次,就会有多次”,但是这些受伤的女性会什么屡次饱受伤害而逃离不了呢?
心理学家认为有些人之所以从“家暴”中走不出来,多次相信施暴者的话,跟自己原生家庭的影响脱不了干系。之所以有“仁慈”之心,跟小的时候或者是在成长过程中家庭情况有很大的关系,如果是缺爱的家庭养出的女孩,往往很难从“家暴”的环境中走出来,原因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考虑:
缺爱家庭的女孩,往往会很缺乏安全感,同时很容易幻想,所以总是会选择原谅
心理学家认为原生家庭的环境会影响人的思维导向,而成长在缺爱的家庭,女儿多容易养成爱幻想、感性的性格,同时内心极度缺乏安全感。
而很多女孩之所以屡次受到伤害,却总习惯选择原谅,多跟女儿太缺爱有很大的关系:在自己的成长经历中,没有见到正常爱的表达是什么形式的,而在施暴者用暴力手段伤害女孩之后,还讨饶都是因为爱时,就很容易被误导,认为男人不是故意的,只是当时脾气他暴躁了。
正常的女孩遇到家暴的男人,会更看得准男人的面貌,所以逃离得比较彻底;而缺爱的女孩,因为太缺乏安全感,别人对他稍好一点,就只记得别人的优点,选择性地忽略这个人的缺点,所以对于暴力还能心安理得地忍受。
缺爱家庭的女孩,往往性格上比较自卑,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
心理学家认为有家暴倾向的男人,在施暴的时候并不是无理由的犯病,每一次的暴力行为都是有意识、有目的的。同时,施暴者选择合适的对象,往往是那些比较自卑而又缺乏独立生活能力的女性。这些女孩因为性格的缺陷,即使受到迫害,也多会把原因归结到自己的身上,认为是自己不够好,所以才导致现在的情况,而下一次自己做得好一点就不会有这样的“待遇”了。施暴者就是抓住这些女孩的心理,所以对于自己的暴行没有丝毫的反省。
有位同学在跟老公结婚时也没发现什么异样,后来结婚之后,才发现不好的苗头,对方发脾气时对方会打她,而她因为性格比较自卑所以就选择了隐忍,没想到这样的行为并没有停止,反而愈演愈烈。后来,想了一下,对方就是看准她幼时没有爸爸,缺少家人的关爱,所以内心不敢反抗的心理,这样的情况苦苦纠缠好几年。
所以,让女儿提防危害,还不如在她成长的过程中,多给与一些关爱,让她具备识别渣男的能力,同时也要告诉她,无论什么时候爸爸妈妈都是你最坚实的后盾,才能帮助孩子更好地远离伤害。